十二月八日
發(fā)布時間:2016-11-18
字體大小:
摘要:
1905年12月8日,陳天華在日本東京大森海灣蹈海(從海邊的淺處一步步走向海的深處)自殺,抗議日本文部省頒布的《取締清國留日 學生規(guī)則》。陳天華用蹈海這樣一種死亡方式來抗議日本,喚醒同胞。他揮筆寫下《絕命書》。12月8日晨,陳天華蹈海自殺,年僅30歲。 陳天華是湖南省新化縣榮華鄉(xiāng)人。1903年赴日本留學,
1905年12月8日,陳天華在日本東京大森海灣蹈海(從海邊的淺處一步步走向海的深處)自殺,抗議日本文部省頒布的《取締清國留日 學生規(guī)則》。陳天華用蹈海這樣一種死亡方式來抗議日本,喚醒同胞。他揮筆寫下《絕命書》。12月8日晨,陳天華蹈海自殺,年僅30歲。
陳天華是湖南省新化縣榮華鄉(xiāng)人。1903年赴日本留學,同年4月, 寫血書抗議俄國侵占中國東北三省,并參加留日中國學生組織的拒俄義勇隊,其著作《猛回頭》、《警世鐘》 兩書成為當時宣傳革命的號角和警鐘。1904年回國,同黃興、宋教仁在長沙創(chuàng)立華興會,準備在湖南發(fā)動武裝起義,事泄逃亡日本。1905年8月,參加組建中國同盟會,任機關報《民報》的撰述員。
自殺后,留下《絕命書》萬余言,鼓勵人們“去絕非行,共講愛國”。有《陳天華集》。1906年7月11日,長沙學生與各界數(shù)萬人,為陳天華舉行公葬。
毫無疑問,陳天華是在羞憤中死去的。這種羞憤不是針對挖苦輕視中國人的日本人,也不是針對喪權辱國的清朝政府,而是針對“求利祿不居責任”的中國留學生和甘當奴隸麻木的祖國同胞。天華之死不是為了抗議任何勢力,也不是為了證明自己是一個輕視生命的英雄,他用自己的生命試圖換來兩個目的的實現(xiàn):
一是告訴人們,特別是幾千來信奉“好死不如賴活著”的中國民眾一件事——在這個世界上,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
二是用自己的死讓每一個中國人在羞憤中意識到我們族人的缺陷與陋習,督促、勸戒、警醒國人務必正視這些缺陷與陋習并加以改變。一句話,陳天華因國人之陋而死,他是死給我們自己人看的警世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