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危
發(fā)布時(shí)間:2016-08-25
字體大小:
安 危
170、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 《周易·系辭下》
171、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左傳·襄公十一年》
172、于安思危,危則慮安 《戰(zhàn)國策·楚策四》引古語
173、存不忘亡,安必慮危 《三國志·吳書·吳主傳》
174、思所以危則安矣,思所以亂則治矣,思所以亡則存矣 《新唐書·魏徵傳》
175、自古失國之主,皆為居安忘危,處治忘亂,所以不能長久 唐·吳兢《貞觀政要·政體》魏徵語
176、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勞 宋·蘇軾《策別十六》
177、制治于未亂,保邦于未危 《尚書·周官》
178、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 《老子》六十四章
179、撥亂世,反諸正 《春秋公羊傳·哀十四年》
180、撥亂反正,承平百年 宋·蘇軾《參定葉祖洽廷試策狀二首》
181、亂在內(nèi)為宄,在外為奸,御宄以德,御奸以刑 《國語·晉語六》引古語·《管子·正世》
182、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亂 《管子·正世》
183、治國常富,而亂國必貧 《管子·治國》
184、授有德則國安 《管子·牧民》
185、理亂在上也 《管子·霸言》
186、才能之人去亡,則宜有外難;君臣朋黨,則宜有內(nèi)亂 《管子·參患》
187、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 《墨子·兼愛上》
188、上之為政,得下之情則治,不得下之情則亂 《墨子·尚同上》
189、天下治亂,出于下情之通塞 宋·蘇軾《朝辭赴定州論事狀》
190、當(dāng)以通下情除壅蔽為急務(wù) 宋·蘇軾《朝辭赴定州論事狀》
191、上下之情,壅而不通。天下之弊,由是而積 明·王鏊《親政篇》
192、安危在是非,不在于強(qiáng)弱 《韓非子·安危》
193、道私者亂,道法者治 《韓非子·詭使》
194、亂則國危,治則國安 《荀子·王霸》
195、百樂者,生于治國者也;憂患者,生于亂國者也 《荀子·王霸》
196、觀國之治臧否,至于疆易而端已見矣 《荀子·富國》
197、一物失稱,亂之端也 《荀子·正論》
198、治亂存亡,其始若秋毫,察其秋毫則大物不過矣 《呂氏春秋·先識(shí)覽·察微》
199、天下大亂,無有安國;一國盡亂,無有安家;一家皆亂,無有安身 《呂氏春秋·有始覽·諭大》
200、無常安之國,無宜治之民,得賢者安存,失賢者危亡 《大戴禮記·保傅》
201、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任 《史記·楚元王世家贊》引古語
202、道高益安,勢(shì)高益危 《史記·日者列傳》
203、養(yǎng)虎自遺患 《史記·項(xiàng)羽本紀(jì)》引古語
204、政教積德,必致安泰之福;舉錯(cuò)數(shù)失,必致危亡之道 漢·王符《潛夫論·慎微》
205、為國者,必先知民之所苦,禍之所起,然后設(shè)之以禁 漢·王符《潛夫論·述赦》
206、養(yǎng)魚沸鼎之中,棲鳥烈火之上《后漢書·劉陶傳》
207、魚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飛幕之上 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
208、魚游沸鼎知無日,鳥覆危巢豈待風(fēng) 唐·李商隱《行次昭應(yīng)縣道上送戶部李郎中充昭義攻討》
209、凡物置之安地則安,危地則危 《三國志·魏書·三少帝紀(jì)》裴松之注引習(xí)齒《漢晉春秋》
210、危急存亡之秋 三國蜀·諸葛亮《前出師表》
211、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yuǎn)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唐·吳兢《貞觀政要·君道》
212、無常亂之國,無不理之民 唐·吳兢《貞觀政要·公平》
213、社稷堪流涕,安危在運(yùn)籌 唐·杜甫《夜宿西閣,呈元二十一曹長》
214、不聞夏殷衰,中自誅褒妲 唐·杜甫《北征》
215、宰相所職系天下 唐·韓愈《太傅董公行狀》
216、天下安危,宰相之能否可見 唐·韓愈《太傅董公行狀》
217、貧可富,亂可治 唐·韓愈《太原王公墓志銘》
218、百孔千瘡,隨亂隨失,其危如一發(fā)引千鈞 唐·韓愈《與孟尚書書》
219、亂者思理,危者求安 唐·柳宗元《禮部為文武百寮請(qǐng)聽政表》
220、善治病者,必醫(yī)其受病之處,善救弊者,必尋其起病之源 宋·歐陽修《準(zhǔn)詔言事上書》
221、廣引深遠(yuǎn),以明治亂之原 宋·歐陽修《準(zhǔn)詔言事上書》
222、自古治時(shí)少而時(shí)書 宋·歐陽修《蘇氏文集序》
223、自古在昔,治少亂多 宋·蘇軾《賀韓丞相啟》
224、天下大治,千載一時(shí) 宋·蘇軾《田表圣奏議敘》
225、天下無內(nèi)憂必有外懼 宋·蘇洵《審敵》
226、不可以有亂急,亦不可以無亂 宋·蘇洵《張益州畫像記》
227、天下之患,莫大于不知其然而然 宋·蘇軾《策略第一》
228、封建者,爭之端而亂之始也 宋·蘇軾《志林·四》
229、名為治平無事,而其實(shí)有不測(cè)之憂 宋·蘇軾《晁錯(cuò)論》
230、不可以邊除惡陲不聳,恬然便謂無事 宋·包拯《論委任大臣》
231、不誣治以為亂,不援亂以為治 宋·蘇轍《新論上》
232、得已而不已,不得已而已之,二者皆亂也 宋·蘇轍《晉武帝》
233、強(qiáng)臣專國,則天下震動(dòng)而易亂 宋·蘇轍《新論中》
234、人之亂也,由奪其食,人之危也,由竭其力 元·鄧牧《伯牙琴·吏道》
235、天下動(dòng)之至易,安之至難 《三國演義》
236、荒者,亂之萌也 清·魏源《默觚·治篇十一》
237、大仁者修治天下,大惡者擾亂天下 《紅樓夢(mè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