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日休(二首)
皮日休(約834一約883),手襲美,一字逸少,襄陽(今湖北省襄陽縣)人。出身于貧苦家庭。咸通八年(867)進士。曾為著作郎、太常博士、毗(pí皮)陵副使。后參加黃巢的農(nóng)民起義部隊,為翰林學(xué)士。
他是晚唐的一位杰出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詩歌中揭發(fā)和抨擊了統(tǒng)治階級的罪惡,充滿了對農(nóng)民的同情?!洞獘嫞è襖)嘆》是他的代表作。詩風(fēng)樸質(zhì)剛健。他常在詩歌中說道理,發(fā)議論,致使形象不夠生動鮮明。
釣 侶[1]
嚴(yán)陵濰勢似云崩[2],釣具歸來放石層。
煙浪濺篷寒不睡, 更將枯蚌點漁燈[3]。
【說明】本題原作共二首,此選第一首。這首詩選取生活的一個斷片,描寫一個釣人夜?jié)O歸岸,住在船里的情景,反映漁民的貧寒生活,并表示深切的同情。
【注釋】[1]釣侶——釣魚的同伴,即作者看到釣魚的人。[2]嚴(yán)陵灘——浙江省富春江畔河灘,這灘以東漢嚴(yán)光(子陵)的名字為名,灘上有釣魚臺。云崩——形容激浪撞到險濉上,好象白云崩散一樣。[3]煙浪——形容浪打在漁船上.,激成象煙霧一樣的細小水珠。更將——又拿。枯蚌一蚌殼。末兩句寫,釣魚的人在船里凍得不能入睡,又拿出蚌殼添上油點起燈來。
汴河懷古[1]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2]。
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3]。
【說明】這首懷古詩,通過形象性的議論,評判隋煬帝開鑿運河的功罪,表示對隋朝滅亡的看法,借以警告唐統(tǒng)治者。
【注釋】[1]汴(biàn變)河——是當(dāng)時運河的一段,從汴州(今河南省開封市)起,至江蘇省中部接邗(hán含)河上。[2] 賴通渡——依靠它通水。首兩句說,都說隋朝滅亡是因為開鑿了這條運河,可是現(xiàn)在還是靠著它千里通水,運輸貨物。 [3]若——假如,水殿龍舟——指隋煬帝從洛陽到揚州游玩所乘的龍舟,其上有殿,故稱水殿。龍舟有四層,高四十五尺,長二百丈,上面有正殿、內(nèi)殿、東西朝堂,裝飾得極為富麗堂皇。除煬帝乘的龍舟外,還有隨從船只幾千艘,征調(diào)八萬名船工在河堤上牽引著前進。較——減。不較多——差不多。末兩句說,假如隨煬帝不造水殿龍舟供自已享樂,單就開鑿運河一事來看,同夏禹疏河治水的事相比,他的功績也是差不多的。言外之意,隋朝的滅亡,不應(yīng)該歸罪于開鑿了運河,而應(yīng)該歸罪于統(tǒng)治者的荒淫旦夕奢侈和殘酷兇暴。